《河南日报》:在-4℃邂逅3.5万份“种子”

《河南日报》,7月19日:01版,头版  


 编者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时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民增产增收,事关人民生活品质提升。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虽有很大进步,但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现代育种力度,必须打牢种质资源基础。作为农业大省,我省种质资源库的情况如何?其中又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为大家揭开各类种质资源库的神秘面纱。 


在-4℃邂逅3.5万份“种子” 


    □本报记者 刘晓阳 谭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郑州,有这样一座“宝库”,现保存种质资源3.5万余份,占全省种质资源量的75%。或许更不知道的是,它还是我国库容规模最大、保存数量最多、利用水平最高的省级种质资源中期库之一。这就是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在这里,有的种子已经“沉睡”10年,只要一滴水,就能将其“唤醒”。目前,育种专家们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已育成农作物新品种400多个,为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贡献了河南力量。

    种子如何入选种质?

    7月12日,入伏第二天,热浪袭人。穿过两道厚厚的铁门,记者走进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1号库,即便身着军大衣,还是感觉“一步入冬”。

    低温和干燥是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的基本条件。这里常年温度保持在-4℃至0℃,空气中的相对湿度≤50%,而种子本身的湿度不能超过8%。干燥器到干燥柜,大冰柜到低温保存库,见证了我省种质资源库的发展提升。

    眼前,一排排厚重的储存柜并肩而立,摇动一下柜体的转向盘,就可轻松移动。“这种设计是为了节省空间。”省农科院园艺所叶类蔬菜研究室副主任魏小春边操作边解释。轻轻拉开储存柜抽屉,真空铝箔袋包装的种子整齐叠放,上面清晰标注着入库时间、重量及“身份证号”。

    这里分设有8间单体库,每个库体占地约20平方米,保存的种子涵盖了河南省地方品种、改良品种、野生资源及国内外引进品种等各类种质资源。

    什么样的种子能成为宝贵的种质,并成功入库呢?需要精挑细选、层层“把关”。

    种子从田间取回后,需要对其进行查重、去重、精选。“被选中的种子还要进行活力检测,发芽率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号’——库编码号,进而成为种质。”魏小春说,接着对种子进行干燥、包装、称重,然后入库保存。

    “能够入库的种子都是万里挑一,因库容有限,我们就借助分子标记等现代育种手段进行精准鉴定,决定什么样的种子有资格入库。”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小麦分子育种团队负责人胡琳说,为确保种质本身的活力和发芽率,每8至10年,会拿出来对它进行扩繁,保持它的活力,提升安全性。

    一粒“种子”有多珍贵?

    “可别小看这些种子,它们是基础性资源,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种业的核心竞争力。”胡琳说,“当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是种质。”

    胡琳告诉记者,种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它往往存在于古老“农家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野生近缘植物等特定品种中。

    目前,库中7021份小麦种质资源中,有一半属于精华中的精华,在国家种质资源库也有备份,具备国家和省级双重“种质编码”,以此确保种质安全。

    橘红心大白菜,你听说过吗?省农科院园艺所叶类蔬菜研究室主任原玉香对这一品种情有独钟:“切开后,白菜心是深黄色,经阳光照射迅速转为橘红色,不但颜色好看,且粗纤维少,口感好,更富含类胡萝卜素,营养价值也很高。”

    然而,凝结原玉香团队十多年心血的这一新品种,去年在多代自交扩繁中出现了基因混杂,令她焦虑。“白菜属于异花授粉,多代扩繁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基因混杂。”当在种质库中找到10年前保存的原始种后,原玉香高兴极了:“原始种的发芽率高达95%,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随后,他们在大棚里对原始种进行繁育,以保证这些种质资源的可持续性。“种质资源库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今年准备再整理一部分珍贵的资源放到里面。”目前,种质资源库里存放有蔬菜种质资源6800份。

    “种子”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搜集、保存是为了更好地利用。

    在现有的小麦种质资源里,约970份“农家种”弥足珍贵,这是省农科院小麦分子育种团队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搜集传承下来的,几乎涵盖了整个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古老品种。

    “它们的遗传多样性比现代种要丰富得多,为培育出更多新品种提供了可能。”胡琳说,“农家种”极具地方特色,具有广适性,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矮孟牛”声名远扬,作为山东农业大学经过26年艰苦研究育成的冬小麦品种,它矮秆、多抗、高产,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据了解,“矮孟牛”中的一个重要亲本,就是河南“农家种”——“孟县201”,它身上的适应性和抗病性基因被移植到了“矮孟牛”上。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郑麦9023”,是我省很有代表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其中的早熟基因也来自“农家种”——“荆早21”。

    不仅小麦,上世纪60年代,省农科院花生育种团队就开始收集保存花生种子,至今入选的种质资源有2600份,其中不乏珍贵的河南“农家种”。

    “花生是‘舶来品’,原产自南美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进行普查时,收集到开封‘一撮秧’、濮阳‘一把抓’等一大批具有区域特点的‘农家种’,它们成为我省花生育种的重要亲本材料,育成的衍生品种已超过50个。”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花生育种团队首席专家董文召说。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是与时间的较量,某种基因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难以再创造出来。自今年起,我省将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以守护好这份珍贵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