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别看芝麻一点大 播种照样机械化

《河南科技报》,6月2日:A2版,综合新闻版面


别看芝麻一点大 播种照样机械化

    本报讯 “别看芝麻一点大,播种照样机械化!”5月26日,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在平舆县蓝天芝麻小镇举办了芝麻新品种及高效标准化精播技术暨科技扶贫项目现场观摩会。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和省芝麻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专家,按照项目计划采用芝麻精量播种技术,精播芝麻优良品种,达到了精量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调控、水肥高效利用、综合防病治虫的效果,大幅度提升了机械化生产管理水平。
    记者在现场看到,三台精量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同时开始播种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郑太芝1号、豫芝DW607,50多亩示范田很快就播完了。传统的芝麻播种方法,先犁地、耙地、施肥、播种、镇压,然后人工用小耧播种,一天只能种几亩地。现在,精量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每天播种80多亩,比人工条播效率提高20余倍。
    本次示范的播种机有两种。其中芝麻施肥精播喷药一体机,是省农科院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研制的新型多功能精播机械,可一次性完成旋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喷药等7道工序,实现一播全苗,大幅度提高播种质量。利用这两种多功能播种机播种的芝麻,均比普通播种机播种的芝麻减少间苗次数1~2次,减少施肥量20%左右,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本次播种示范了带状种植模式(带宽420厘米,带间距60厘米),其中一种是等行距26厘米,一种是宽窄行32厘米、20厘米。这种宽幅播种模式利于作物生长期的管理,方便后期的机械化收割,解决了芝麻机械化收割的技术难题,为实现了芝麻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平舆是我省重要芝麻产地,全县共种植白芝麻40万亩,总产量5000万公斤以上。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广一系列新技术,服务当地芝麻产业,以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推动白芝麻产业进步。此次对优良品种的精量播种,提高了平舆县白芝麻高产优质和抗病特性,为平舆县白芝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卫双玲研究员说,标准化的种植模式包括精量播种和防病治虫、机械化收获,要在机械化管理过程中实现收获标准化、后期储藏标准化,最终达到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成本更低的目的,逐步实现绿色种植的目标。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