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其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高温干旱会导致甘薯叶片萎蔫、光合作用减弱、生长滞后,以及块根发育不良,从而对甘薯生产造成较严重的影响。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进一步保障甘薯安全生产,减少高温干旱天气对甘薯生长的不良影响,同时,结合现阶段甘薯生长特点,提出以下应对技术措施。
一、灌溉保墒
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进行降温补墒,减少高温干旱对甘薯的影响。灌溉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减少水分蒸发,避免高温时段灌溉造成根系损伤。在无滴灌设施地区,可采用沟灌等方式,灌水深度至垄高的1/3-1/2为宜,谨防浸泡烂根。此外,可结合中耕除草,疏松表土,破除板结,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深层水分向上散失,增强土壤保水性。
二、增施肥料
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类叶面肥,补充植株养分,提高甘薯抗高温干旱的能力。同时,可结合滴灌系统增施水溶性钾肥,促进薯块膨大,提高干物质积累效率,从而缓解高温干旱对产量的不利影响。此外,合理搭配钙、镁等中微量元素,不仅能进一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还可以改善甘薯品质。
三、化调抗旱
在高温干旱发生前后,合理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奈乙酸、芸苔素内酯、赤霉素、 脱落酸等,增强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植株抗高温干旱的能力。宜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喷施程度为叶面湿透无滴水,避免高温烧叶,均匀细雾喷施。
四、合理控旺
目前大部分夏薯已进入薯蔓并长期,当发现茎叶有旺长趋势时,应及早进行化学控旺,可选用烯效唑、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若发现地上部茎叶徒长和扎根现象,可采取提蔓措施,减少藤蔓扎根造成的营养和水分损失,避免翻蔓。
五、病虫害防治
高温干旱易诱发蛴螬、金针虫、甘薯麦蛾、斜纹叶蛾、烟粉虱等虫害,应加强监测,及时防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物理诱杀措施,结合喷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防治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地上害虫;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防治烟粉虱、蚜虫等传毒媒介,减少病毒病传播;通过滴灌系统冲施辛硫磷、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防治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施药应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早晚进行,并注意不同药剂轮换使用。
六、预防旱涝急转
河南省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旱涝急转。提前清理和疏通田间排水沟渠,确保排水系统通畅。一旦发生涝害,须立即排出田间积水,快速降低薯田湿度,减少甘薯淹渍时间。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
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025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