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肖利贞 (郑州 450002)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低投入、高产出、抗旱、耐瘠、多用途即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甘薯是满足人们食物多元化、提供食品加工及能源化工原料的重要经济作物,甘薯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淀粉外,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可溶性糖外,钾、钙、铁、磷多种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其营养保健作用引起人们重新关注,甘薯茎尖被称为蔬菜“皇后”,优质红心食用甘薯富含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等,紫色甘薯除具有一般甘薯营养外,还富含花青素及抗癌之王---硒,能消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加人体抵抗力,对人体具防癌、抗癌等保健作用,国内外研究还发现,甘薯含有独有的脱氢表雄酮、粘液蛋白,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能增进机体健康,具有防癌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众多的科学家认为甘薯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食物。发达国家把甘薯视为营养丰富、养分平衡而完全的保健食品,是天然的长寿食品是调剂人民生活的营养保健佳品,又是淀粉、发酵工业及生物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1 .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04)”的规定选择远离污染源,不受工农业污染及其影响,生态条件良好,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甘薯生产区域,排水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能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不带任何病害的地块。
2.栽植前准备:
2.1. 选用抗病优质品种 严格挑选种薯, 在引种时,不要盲目相信“广告”,特别注意三点:1、严禁从疫区引种。不可盲目到品种来源和产地病害不明的地方引种。2、弄清品种的真假、选育单位、来源,有无国家法定部门的抗病和品质检验报告。3、根据用途、和当地的气侯、土壤、.病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据多年多点国家良种区试示范结果,淀粉加工用品种适宜地区如下:
无病及多病区(根腐病、茎线虫病),⑴.高淀粉专用品种选:①漯徐8号、②徐薯25、(高抗或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淀粉率25-26%,缺点:鲜薯产量较低);
⑵高产、高淀粉新品种梅营8号:(夏薯贮藏13天,2008年经农业部(郑州点)质检中心测定淀粉率22.8%,较商薯19的19.4%高3个百分点,又经国家甘薯中心鉴定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夏薯多点示范田鲜薯亩产2000千克以上,梅营8号可选无茎线虫病(此病待鉴定)区试种。⑶.高产、抗多病淀粉兼用品种选:①商薯19(优点:高产、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缺点:不抗黑斑病)、②豫薯12号(优点:高黏度、耐湿、高产、抗根腐病、较抗茎线虫病,缺点:不抗黑斑病)③豫薯13号(优点:高产、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缺点:不抗黑斑病),以上品种淀粉率相当于或稍高于徐薯18(淀粉率19.-22 %),鲜薯、淀粉产量,均较徐薯18增产10-25%。
无根腐病区旱薄地选用:①豫薯7号(国审淀粉专用品种,高产、高淀粉。烘干率平均33,3%。淀粉率22,61%)②梅营1号(春、夏薯淀粉率分别为26.07%和24.8%,且抗旱、中抗茎线虫病,春薯产量高、高淀粉,抗茎线虫病。)适宜在无根腐病春薯旱地种植。
无茎线虫病区选用:徐薯22(丰产性、耐湿性强,适宜长江流域各地种植,淀粉率21.48%,较徐薯18的19.39%.高2个百分点。干物率30%以上,比对照南薯88高3.6个百分点,较徐薯18高3个百分点,薯干产量比对照南薯88增产8.9%,比对照苏渝303增产13.3%,比徐薯18增产12.78%,较抗根腐病。缺点:不抗茎线虫病、不抗黑斑病)适宜在车轻根腐病、无茎线虫病区,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豫南长江流域地区种植。
重根腐病、干旱地区选用:脱毒徐薯18、豫薯8号等。优质红心薯选用:徐34、心香、商019-3、遗字138、徐薯23优质黄心薯选用:日本红东、、徐55-2、北京553;优质食用紫心薯选用:京薯6号、宁紫薯1号、烟紫薯1号、肉色深紫、甜腻)、济薯18、广紫1号;高花青素紫心薯选用:日本绫紫、烟紫176;优质淡黄心甘薯选用:栗子香、豫薯12号、秦薯5号、商薯19;早上市、高产、品质一般红心品种选:苏薯8号、郑红2A-1、郑薯20、宁选1号(红香蕉)。
2.2 培育无病壮苗
2.2.1 育苗方法、时间与育种量 春薯区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三层保温育苗,或大棚、地上加温+地膜育苗提前于当地栽植前35-40天育苗(河南省中部约在3月上、中旬);春夏薯区、烟薯套种或两薯套或麦薯套种区采用小拱棚+地膜两层保温育苗,即冷床双膜育苗法(苗床宽1.0
2.2.2 种薯消毒 用51~
2.3深耕垄作,耕作深度26~
2. 4.施基肥 按照“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要求,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计划产量指标,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掌握以基肥为主,有机肥为主,少施氮素化肥,增施钾肥、磷肥的原则。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作基施,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腐熟、无病源农家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充分混匀,栽植时,穴施硫磷酸二氢钾, 无机复合肥、无机肥(包括硫酸钾、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尿素、碳铵等)、叶面肥料(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配置肥料。并符合国家标准的肥料。
绿色食品及无公害食品甘薯提倡使用有机生物肥、氨基酸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如国家专利产品:多元素高活性生物调理肥:“‘多功’板结重茬净”、氨基酸腐殖酸肥等,基肥或追肥每亩10公斤,可减少化肥用量,且疏松耕层,促使根系发达和著块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