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无公害高产 高效生产技术要点(一)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肖利贞  (郑州  450002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低投入、高产出、抗旱、耐瘠、多用途即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甘薯是满足人们食物多元化、提供食品加工及能源化工原料的重要经济作物,甘薯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淀粉外,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可溶性糖外钾、钙、铁、磷多种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其营养保健作用引起人们重新关注,甘薯茎尖被称为蔬菜“皇后”,优质红心食用甘薯富含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等,紫色甘薯除具有一般甘薯营养外还富含花青素及抗癌之王---硒,能消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加人体抵抗力,对人体具防癌、抗癌等保健作用,国内外研究还发现,甘薯含有独有的脱氢表雄酮、粘液蛋白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能增进机体健康,具有防癌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众多的科学家认为甘薯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食物。发达国家把甘薯视为营养丰富、养分平衡而完全的保健食品是天然的长寿食品是调剂人民生活的营养保健佳品,又是淀粉、发酵工业及生物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1 .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04)”的规定选择远离污染源,不受工农业污染及其影响,生态条件良好,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甘薯生产区域,排水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能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不带任何病害的地块。

 

2.栽植前准备:

2.1. 选用抗病优质品种  严格挑选种薯,  在引种时,不要盲目相信“广告”,特别注意三点:1、严禁从疫区引种。不可盲目到品种来源和产地病害不明的地方引种。2、弄清品种的真假、选育单位、来源,有无国家法定部门的抗病和品质检验报告。3、根据用途、和当地的气侯、土壤、.病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据多年多点国家良种区试示范结果,淀粉加工用品种适宜地区如下:

无病及多病区(根腐病、茎线虫病),.高淀粉专用品种选:①漯徐8号、②徐薯25(高抗或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淀粉率25-26%缺点:鲜薯产量较低);

⑵高产、高淀粉新品种梅营8号:(夏薯贮藏13天,2008年经农业部(郑州点)质检中心测定淀粉率22.8%,较商薯1919.4%3个百分点,又经国家甘薯中心鉴定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夏薯多点示范田鲜薯2000千克以上,梅营8号可选无茎线虫病(此病待鉴定)区试种。.高产、抗多病淀粉兼用品种选:①商薯19(优点:高产、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缺点:不抗黑斑病)、②豫薯12号(优点:高黏度、耐湿、高产、抗根腐病、较抗茎线虫病,缺点:不抗黑斑病)③豫薯13号(优点:高产、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缺点:不抗黑斑病),以上品种淀粉率相当于或稍高于徐薯18(淀粉率19.-22 %鲜薯、淀粉产量,均较徐薯18增产10-25%

无根腐病区旱薄地选用:①豫薯7号(国审淀粉专用品种,高产、高淀粉。烘干率平均333%。淀粉率2261②梅营1(春、夏薯淀粉率分别为26.07%和24.8%,且抗旱、中抗茎线虫病,春薯产量高、高淀粉,抗茎线虫病。)适宜在无根腐病春薯旱地种植。

无茎线虫病区选用:徐薯22(丰产性、耐湿性强,适宜长江流域各地种植,淀粉率21.48%,较徐薯1819.39%.2个百分点。干物率30%以上,比对照南薯883.6个百分点,较徐薯183个百分点,薯干产量比对照南薯88增产8.9%,比对照苏渝303增产13.3%,比徐薯18增产12.78%,较抗根腐病。缺点:不抗茎线虫病、不抗黑斑病)适宜在车轻根腐病、无茎线虫病区,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豫南长江流域地区种植。

重根腐病、干旱地区选用:脱毒徐薯18、豫薯8号等。优质红心选用:徐34、心香、商019-3、遗字138、徐薯23优质选用:日本红东、、徐55-2北京553优质食用紫心薯选用:京薯6号、宁紫薯1号、烟紫薯1号、肉色深紫、甜腻)、济薯18、广紫1号;高花青素紫心薯选用:日本绫紫、烟紫176优质淡黄心甘薯选用:栗子香豫薯12、秦薯5号、商薯19早上市、高产、品质一般红心品种选:苏薯8号、郑红2A-1、郑薯20、宁选1号(红香蕉)。

 

22 培育无病壮苗

221    育苗方法、时间与育种量  春薯区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三层保温育苗,或大棚、地上加温+地膜育苗提前于当地栽植前35-40天育苗(河南省中部约在3月上、中旬);春夏薯区、烟薯套种或两薯套或麦薯套种区采用小拱棚+地膜两层保温育苗,即冷床双膜育苗法(苗床宽1.0-1.2m左右,排薯要适当稀些,薯块间隔12cm,且保持薯面上齐下不齐,密度1820kg/m2,种薯排好后,撒一层细土,填充薯种间隙,浇水适量(约为种薯重的1.5倍),以种薯表面和床土完全湿润为宜。种薯上覆湿润细砂土23cm厚,再覆地膜,注意地膜下撒些作物秸杆,留些空隙以防缺氧烂种。最后苗床上拱膜,周围压实保温。),可提前在当地栽植前45天左右育苗,大田用种量50kg/667m2;如麦收后栽夏薯可利用春薯采苗圃(行株距20×20cm)供苗。

222    种薯消毒  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300倍液浸种510分钟,防治黑斑病。

2 .2 . 3   苗床管理  加温育苗苗床上床110天采取高温(床温3035)催芽,苗齐后(上床1020天)平温(2025)长苗。常规三膜大棚育苗和双膜育苗,当60%薯块出苗后,可揭掉地膜,苗齐时浇一次水,晴天气温20以上时,打开拱膜和大棚两端通风,防止高温(40℃以上)烧苗,湿度以床土见干见湿为准。薯苗长20cm左右,有展开叶67片时采用低温(1820)炼苗(白天晾晒)35天后,苗高生长到2225cm剪苗,剪二茬苗后,追施尿素(200250g/10m2),施肥后用清水淋洗叶面和浇水。

2.3深耕垄作耕作深度2633cm,可利用拖拉机、开沟机、扶埂机等机械,春薯冬前按垅距开沟,加深沟底,进行风化,早春施入有机肥,并使土肥混合,破假垅封沟成垅。冬耕宜深,春耕宜早、宜浅。土壤湿度过大时,不宜深耕,深耕与改土结合,上黏下沙的黏土地,可翻沙压淤,上沙下淤的沙地则翻淤压沙。丘陵旱地为了积蓄夏秋雨水,可采用冬前深耕随耙,提早起垅,岗坡地沿等高线起垅打格子,在沟内每隔23m打一个土格,有利蓄积雨水,防止地面水土流失。作垅要因地制宜,黏土地及地势低洼易涝、生长中、后期雨水偏多,或地下水位高和肥力高、的地块宜作大垅、高垅,垅距1m左右垅高2533cm,每垅一行,株距20cm左右;在地势高或沙质土、土层厚或肥力较差的地块,宜作小垅,垅距6580cm,垅高2025cm,每垅一行,株距30cm左右;垅作质量要求:垅距均匀,垅直、垅面平,垅土松,土壤散碎,垅心无漏耕。春薯在湿润地宜随栽随起垅;易干旱地应趁墒及早作垅。夏薯随施肥、随耕作,随起垅。

2. 4.施基肥  按照“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要求,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计划产量指标,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掌握以基肥为主,有机肥为主,少施氮素化肥,增施钾肥、磷肥的原则。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作基施,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腐熟、无病源农家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充分混匀,栽植时,穴施硫磷酸二氢钾,2kg/667m2,作种肥。生物有机复合专用肥及化肥,在作垅时,包入垄心。不施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施未经发酵、未经无公害化处理、未达到无公害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粪尿等农家肥。一般以每生产1000kg鲜薯,需施入氮(N5kg,磷(P2O55kg,钾(K2O1012kg进行平衡施肥。氮、磷、钾比例以1122.5。在中等肥力条件下,鲜薯25003000kg/667m2,需施优质农家肥(沤肥、堆肥)25003000kg,补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15kg如农家肥不足,可选符合国家标准的适量生物有机复合肥代替农家肥或每667m2施氮、磷、钾各含15%的生物有机复合肥60-70kg,配硫酸钾20-30kg无公害食品甘薯提倡使用有机    无机复合肥、无机肥(包括硫酸钾、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尿素、碳铵等)、叶面肥料(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配置肥料。并符合国家标准的肥料。

绿色食品及无公害食品甘薯提倡使用有机生物肥、氨基酸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如国家专利产品:多元素高活性生物调理肥:“‘多功’板结重茬净”、氨基酸腐殖酸肥等,基肥或追肥每亩10公斤,可减少化肥用量,且疏松耕层,促使根系发达和著块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