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肖利贞
河南省甘薯主产区随着甘薯产业化和淀粉工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大中型甘薯淀粉专业加工厂。以生产粗淀粉为主的农户专业淀粉基地遍及全省甘薯主产区,如禹州、封丘、汝阳、伊川、社旗、长垣、内乡、郏县、安阳、濮阳、等县、乡、村,生产的淀粉洁白、纯正,并且加工成粉条、粉皮,不仅价格高,而且畅销西北、西南各地区。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甘薯产业化经营方式,发展了甘薯生产,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厂址的选择
选择厂址有5项具体要求:
㈠、选择靠近原料产地、产品销售市场及动力中心。
㈡、选择交通方便、距甘薯生产基地较近,鲜薯原料靠近公路沿线,以便运输。
㈢、选择靠近水质好(软水、无污染、无病源,符合饮用水质标准)、水量足,的深井水或河水,且排水方便、周围无污染。
㈣、选择靠近电源,水电齐全,有充足的电力供应,还要有供电的可靠性。
㈤、对建设条件、地形、地面积的要求:场地形状、大小、坡度要有利于运输、供水、排水,与工艺特点相适应。
二、设备与生产工艺的选择
根据投资能力大小和对淀粉质量要求,选择适宜农户专业粗淀粉厂的半机械化粗淀粉成套设备。农村专业粗淀粉厂 ,多选用 每小时加工鲜薯3吨、5吨、10吨(每小时分别生产粗淀粉约0.5、1.0、2.0吨)不同级的配套粗淀粉设备。全套设备投资分别约为3.5万元、5万元、12万元(不含土建、水电等配套设施投资)。一般加工10-15天,所获的利润即可收回设备投资。粗淀粉专业厂生产工艺选用 “酸浆法”生产工艺、吊滤脱水与自然干燥, 可节省机械净化、机械脱水、机械干燥各项大量投资。
1、3吨级“节能型FS.CF-3联合式薯类淀粉机”(鲜薯3吨/小时,10小时淀粉产量5吨)无净化、无烘干成套淀粉设备。
2、5吨级(鲜薯5吨/小时,10小时淀粉产量10吨)无净化、无烘干成套淀粉设备。
作者简介:肖利贞(1938- ),男,研究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从事甘薯育种、高产栽培研究与甘薯淀粉、粉丝加工开发研究工作。联系手机:15136279001, E-mail:xiao-lizhen@163.com,河南郑州. 邮编450002, |
千瓦)、池上搅拌器2台(各配动力1.5千瓦)。总计配动力73.4千瓦,5吨级成套淀粉设备不带电动机、旋流除砂器每套设备约3.2万元;不带电动机全套机械3.9万元;带电动机全套机械约5.6万元。该套设备淀粉提取率、分离率、除杂率较高,但耗电量较大。
3、高效、节能型10吨级(鲜薯10吨/小时,10小时淀粉产量20吨)无净化、无烘干成套淀粉设备。
三、淀粉厂施工设计(见图1、图2)
图1、淀粉厂平?设计图。
图2、 “酸浆法”头浆沉淀池工作台
四、建厂主要辅助设施与自备条件
1、加工?间大小(长×宽×高):⑴3.0吨级淀粉厂,20米×10米×4米;⑵5.0吨级淀粉厂,32米×12米×4米;⑶10吨级淀粉厂,36米×14米×4米。
2、“酸浆法”沉淀池大小(长×宽×深)与池数,费用还包含水管线、浆水管、阀门。
(1)头合浆池:⑴3.0吨级淀粉厂,5-8个(3米×3米×1.4米);⑵5.0吨级淀粉厂,6-8个(3.5米×3.5米×1.4米);⑶10吨级淀粉厂,6-8个(4米×4米×1.6米)。
(2)二合浆池:⑴3.0吨级淀粉厂,12-16个(2.4米×2.4米×1.4米);⑵5.0吨级淀粉厂,14-18个(2.6米×2.6米×1.4米);⑶10吨级淀粉厂,16-20个(3.0米×3.0米×1.4米),如连续生产,建池数量选取上限。
3、甘薯存放埸地3-5亩。
4、泥浆泵:⑴3-5吨级淀粉厂,配2-3台(动力各1.5千瓦);⑵10吨级淀粉厂,配4台(动力各3千瓦2台,动力各1.5千瓦2台)。
5、储粉池:⑴3.0吨级淀粉厂,2个(5米×5米×1.8米);⑵5.0吨级淀粉厂,2-3个(6米×6米×1.8米);⑶10吨级淀粉厂, 3-4个(8米×8米×2米)。
6、10吨级淀粉厂配铲车1台(18马力)。
7、供电系统,5-10吨级淀粉厂,配80-100千伏安变压器l台与电缆。
8、供水系统,确保单位时间加工鲜薯重的3-5倍的供水量。
9、资金备足,收购鲜薯原料及各项支出的资。;
10、其它,环保设施、办公、仑库、交通、职工生活、工厂规划、埸地硬化。
五、经济效益分析
从各地淀粉加工投资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看出;农村加工粗淀粉专业厂,加工5-6吨鲜薯可生产1吨干粗淀粉,可获净利500元左右,平均每加工1千克鲜薯可获利1角钱。农村淀粉专业厂(不包括农村庭院式加工),按每小时加工鲜薯能力,有3吨级、5吨级、10吨级不同规模,每日加工10个小时,分别生产干淀粉6吨、10吨、20吨,预计每日获净利分别为3000元、5000元和10000元。生产10-14天可收回设备投资。5吨级(加工鲜薯5吨/小时,10小时生产干淀粉产量约10吨))5吨级淀粉专业厂,一季加工40天,可获利l5一20万元。
附:
1.作者简介:肖利贞(1938- ),男,研究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从事甘薯育种、高产栽培研究与甘薯淀粉、粉丝加工开发研究工作。联系手机 :15136279001, E-mail:xiao-lizhen@163.com
2.通讯地址:邮编:450002,郑州市农业路1号省农科院西院19-12
3.技术咨询:需要咨询各类甘薯名优品种、配套无公害及绿色食品甘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包括育苗技术、农田机械化、配方施肥、化控化除、病虫害防治、保鲜贮藏技术与淀粉、粉条、粉皮、方便粉丝、直条水晶粉丝等加工装备、加工技术,请参考《甘薯产业化经营》(金盾出版社2008.8,)、《薯类淀粉制品实用加工技术》(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12)、《甘薯高产高效专家谈》(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12)等专著,如需详细了解甘薯市埸信息、考察淀粉、粉丝加工生产现埸,肖利贞联系手机:1513 6279 001,
E-mail:xiao-lizhen@163.com
4.机械图片:
1. 节能型FS.CF-3联合式薯类淀粉机
2. 5吨级成套淀粉设备
3. 高效、节能型10吨级成套淀粉设备:
(1)高产节能压刮式破碎机
(2)多功能离心筛
4.淀粉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