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肖利贞 (郑州 450002)
(一)怎样做到适时安全收获
1.甘薯什么时问收获最适时?
甘薯薯块的成熟无明显期限,通常根据当地气温而定,收获过早影响鲜薯产量,收获过晚易受冷害、影响贮藏。收获时间不同,产量、品质、耐贮性有明显差异。对不同用途、不同情况如需腾茬、甘薯加工、鲜食、留种用等原因其收获期应分别对待。
一看气温:正常收获期应是当地日平均气温降至
二看甘薯用途:①春薯加工区主要用于晒干、加工淀粉等,应于10月初至lO月中旬收获,此期甘薯产量及烘干率均较高且天气好,利于加工。②需早腾茬,可在9月下旬收获,但甘薯产量减收10%左右。③留种用甘薯,必须在霜降 (即lO月23。24日) 前收获,甘薯不受冷害,过早收获气温高,入窖易造成病害发生。其它用途如作鲜食用商品薯,可早收(春薯到8月下旬生长期120天),早上市,价格高效益好,特早熟品种如苏薯8号、安平1号、豫薯10号等,生长100天,春薯到8月中旬即可上市,每公斤1圆,亩产
2.怎样收获才算安全?
(1)收刨时做到“四轻”、“五防”。“四轻”即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五防”即防霜冻、防雨淋、防过夜、防碰伤、防病害。收获必须在晴天进行,当天收当天人窖。
(2)装运时筐内垫草,避免碰伤。
(二)怎做到安全贮藏?
1.人窖前精选,不同品种大小薯块分开、分别人窖。做到“十不入窖”:沾泥、破伤、有病、虫咬、受冻、雨淋、水浸、发芽、露头青、裂缝等薯块不准人窖。
2.选好窖址:建窖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窝风土质坚硬,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采取半地下式高温小屋窖、改良井窖、固定发券大窖、井窖,棚窖等多种窖型。
3.薯种药剂处理:药剂处理能杀死薯块表面及浅层伤口内的病菌,起到防病保鲜作用。但对低温、湿害、碰伤等生理性变化则无效果。仍然要保持适宜温度。
(1)甘薯保鲜粉是一种多种农药的复配剂,防病效果较理想。
(2)50%多菌灵300倍药液.浸种: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范围广的内吸
性杀菌剂,对防治黑斑病、软腐病效果好。
(3) 70%甲基托布津500倍药液.浸种:也是一种高效低毒农药,其性质与多菌灵相同,但防病效果优于多菌灵。
4.薯窖的管理:薯块在贮藏期间的适宜温度为10
(1)前期:薯块人窖初期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因为刚入窖时外界气温高,薯块呼吸强度大,放出大量的水汽,二氧化碳和热量致使窖内温度高、湿度大。这就给薯块发芽、感染病害创造了好条件,尤其是带病的薯块由于病菌侵染蔓延,造
成薯块大量腐烂,俗称“烧窖”。如果温度适宜,薯块只会发芽不会腐烂。薯块人窖30天内(尤其20天内)要经常注意窖内温、湿度的变化,加以调剂。入窖5-7天前为了促使伤口愈合,窖温保持在15
(2)中期:这一时期是指薯块入窖后30天至来年立春前后,以保温防寒为主。这个阶段气温低,薯块呼吸强度弱,放热量小,是薯块最容易受冷害的时期。注意当窖温下降到12-13℃时,即开始保温。如封土、封闭门窗与通气口,在薯堆上盖干草(兼防冷凝水浸湿薯块,以防受湿害),如严冬窖温降低到9-10℃,视窖温应适当加热。
(3)后期:立春至出窖前,应加强通风换气。此期由于气温逐渐回升,但不断有寒流,天气变化无常,由于薯块长期贮藏,呼吸作用微弱,抵抗力大大削弱,经不起窖温过大的变化,受不了低温的侵袭。所以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调整门窗与通气口,要保持窖内温度在12-14℃,相对温度不低于85-90%。
(三)薯块贮藏腐烂原因有哪些?
1.冷害:薯块人窖前或贮藏期间处在低温9~C以下时间长了,新陈代谢活动受到破坏,这就是冷害。受冷害后15?20天轻者点片腐烂,重者全窖腐烂。据试验,薯块在3?
2.病害:甘薯在贮藏期间病害较多,如黑斑病(黑疤病),软腐病(浓坏),茎线虫病(糠心病)等。窖内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薯拐带病入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继续感染,尤其是保温条件差,薯块受冷害,软腐病菌乘机而入进行危害。
3.湿害:薯块在田间生长期间,田里积水时间长,由于空气不足使薯块生理机能遭到破坏,生活力降低,入窖后温度升高引起腐烂,或薯堆内水汽上升,在薯堆表面遇冷时凝成水珠、浸湿薯块或因雨雪漏在窖内浸湿薯块时间长了会发生腐烂。
4.无氧呼吸:人窖初期,气温较高,井窖尤其是深井容易产生缺氧,装薯过满或封窖过早都会缺氧。由于薯块的呼吸作用使窖内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呼吸受到抑制,造成无氧呼吸,引起腐烂,并产生酒精。
5.机械损伤:薯块在收藏运输,人窖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病菌侵入引起腐烂。
如需要咨询脱毒甘薯品种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请参考《甘薯高产高效专家谈》(主编:肖利贞),如需建没淀粉、粉条、机制粉皮加工厂与工艺、技术、配法,请参考《薯类淀粉制品实用加工技术》(主编:肖利贞、王裕欣)专著,来电或到郑州市农业路l号省农科院西院19号楼,查寻加工技术专著与《甘薯产业经营》(2008年出版)、各类加工产品与工程概算。需啥资料,也可告诉你的电子信箱,以便发去资料。联系电话:15136279001.0371-65722349 63990866小灵通 电子信箱:xiao-lizhen@163.com)
甘薯贮藏期诊断技术
诊断部位 |
症 状 |
发生原因 |
薯块 |
1.薯皮点片色发暗,肉呈水浸状、发软,不流乳汁,薯肉出现褐色点,称“串皮”,蒸煮时硬心 2.薯皮上生疤疹突起,有时爆火现象,糠心。重量变轻 3.薯块发芽 4.薯块皮上有青黑色斑块,其中心有黑色刺毛,味苦 5.皮粗糙,有龟裂,有圆形黑褐色小斑。无苦昧。薯块小且不齐 6.薯块软化腐烂,有灰白色菌丝,黑色孢子,有酒味(后变酸霉味),干缩成僵块 7.皮色正常或发暗,内部褐白相间成糠心或花瓤 . 8.薯肉色褐。干腐,薯块纵皱,最后干缩成僵块 9.薯皮先产生黑褐小斑,后发展成为圆形凹斑。上长粉红色或灰白色霉层,干腐、后干缩成僵块 10.薯块首部先腐烂 11.薯块尾中部先腐烂 12.窖内薯堆黑斑病块多 13.薯堆带有褐色凹陷斑点的薯块多。内部有黑心 14.靠近窗口薯堆处,有褐色凹陷斑点的薯块多 15.窖内酒味大,大部分腐烂 16.薯堆薯皮湿 17.薯堆上层局部腐烂 18.井窖薯堆下层腐烂 19.薯堆中间零星腐烂 20.高温屋窖薯堆下层黑斑病 多 |
1.冷害。人窖前后长时间低于 2.热害,长时间高于 3.温度高,湿度大 4.黑斑病 5.根腐病(烂根病) 6.软腐病 7.茎线虫病(糠心病或油梆子红薯) 8干腐病 9.镰刀菌干腐病 10.收刨晚.露出地面部分易受冻 11.收刨前遇雨涝水浸所致 12.薯块带病菌入窖,杀菌不彻底,窖温高于 13.整个窖温低,受冷害。 14盖窖口晚,或窖口未盖严 15.装窖过满或封窖过早,缺氧引起腐烂 16.低温、高湿,通气不良 17.窖顶滴水长时间滴在一个地方,造成湿害 18.窖内渗水或灌水 19.主要是收刨运输时机械受伤感病 20.高温处理时,下层温度低,没有调节上下层温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