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在开封召开

2010121011日,2010年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在七朝古都开封市河南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办,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开封市农业科学院承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房延修、副院长房卫平研究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宋纯鹏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研究员到会作了精彩报告;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首席科学家彭俊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夏先春研究员到会作报告。来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全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农业生产推广单位的代表共24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会副理事长许为钢研究员主持,研究会理事长王绍中研究员致开幕词。有关小麦育种、小麦栽培、植保、土肥专家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和交流。此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3篇,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对论文进行了评审,并在大会上现场公布和颁奖。

本次会议在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封市农业科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学术交流任务。与会代表一致反映:“这时一次规模空前、内容丰富、学术水平较高、非常成功的会议!参加此会受益匪浅!”

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河南小麦新发展”。与会代表围绕河南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踊跃发言。刘旭院士、夏先春和彭俊华研究员就小麦发展战略和高新技术应用作了报告;我省小麦界著名专家许为钢、郭天财、胡琳、汤其林、尹钧、李春喜、张灿军、茹振钢、朱云集以及来自基层的专家等进行了大会发言和互动交流。

本届学术研讨会的突出特点:

一是规格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首席科学家彭俊华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夏先春研究员三位专家亲自到会指导并做大会报告,这在我们历届小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历史上还是首次,为本届学术研讨会增添了光彩,提升了规格,扩大了影响。

二是规模大,代表范围广。参加本届学术研讨会的有240多位代表,是历届学术研讨会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说明我省小麦研究凝聚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既有省、市科研、教学、推广部门的代表,也有长期扎根在小麦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既有年逾七旬的长者,也有20刚出头的新秀。尤其可喜的是,这次会议还有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大专院校40多位在读研究生参加,还有部分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大会发言交流得到了锻炼,表明我省小麦研究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三是研讨内容丰富。从会议提交的论文和大会发言内容来看,本次研讨会的内容涵盖了高新技术在小麦品种选育的应用、耕作栽培技术、生理生化、小麦土壤肥力与施肥、小麦病虫害防治、大面积超高产技术与经验、农技推广、小麦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而且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单项研究突破与综合技术集成紧密结合,达到了不同条件、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小麦科技界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是研讨成效较好。本次会议紧紧围绕“河南小麦新发展”主题开展研讨,充分展示了我省小麦学科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分析了当前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共同研讨了“十二五”我省小麦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任务,汇报交流了各地小麦高产创建的成绩和经验,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我省小麦界的友谊与感情。

本届学术研讨会是我省小麦学科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和科学研究必将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起到重大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