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3年来育成20多个良种,增加效益超过15亿元,程顺和院士称赞??
“河南小麦育种在全国发挥核心作用”
本报讯(记者尹江勇)
在仔细观看各育种单位的品种展示后,程院士告诉记者:“河南的小麦育种团队非常优秀,从品种到技术都走在全国前列,为未来产生新一代主导性小麦品种提供了稳固基础,充分显示了河南小麦育种在全国、在黄淮海平原的核心作用。”
此次项目展示会由省农科院主办、济源市农科院承办,据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分子育种室主
经过3年的项目实施,课题组共创造110多份优质材料,发掘出30多个新基因及相关分子标记技术,一共审定21个新品种,选育出26个品系参加国家、省级的区域性试验,有29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省级的预试,超额完成项目任务,为我省乃至黄淮海地区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品种支撑。其中,郑麦7698、郑麦379、百农418、周麦26号等一批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应用,项目组选育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3000多万亩,增产粮食7亿多斤,增加效益超过15亿元。
胡琳自豪地说:“这些品种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主导品种,经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将显著提高现有的小麦生产水平,为推动河南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