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业部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8年3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一、玉米出口大幅减少,主要出口市场发生变化
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量大幅减少,主要出口市场发生了明显改变。据海关统计,1、2月出口玉米4.5万吨,同比减少97.5;进口量很少。主要出口市场由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变为朝鲜、英国和瑞士。出口省份仍集中在东北三省。
二、全球玉米消费增速加快,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2007年全球玉米大幅增产,但消费增速加快,导致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报告预测,2007、0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将达到7.7亿吨,比上年度增产9.4,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美国产量3.32亿吨,增产24.1。全球玉米消费增速继续加快,达到7.7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7.0。期末库存1.04亿吨,减少2.0。库存消费比13.5,低于安全水平。另外,美国农业部预计2008年美国玉米面积将下降到9000万英亩,比上年减少3.8,全球玉米供求紧张的趋势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2007、08年度,预计全球出口量为9442万吨,比上年度增1.7。其中美国出口6223万吨,增长15.3,占全球出口量的65.9。全球进口量为9288万吨,增长2.2。主要进口国中,日本进口1630万吨,占全球进口量的17.5,仍居首位;欧盟和墨西哥进口增长较快,将分别达1000万吨和970万吨,分别占10.4、11.3,居第二、第三位;韩国进口880万吨,占9.5,退居第四位。
三、国内产区价格基本企稳,销区价格明显走弱
2月中旬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两批各400万吨的中储粮收购,托市作用明显,产区价格基本止跌企稳。3月,国内产区平均批发价1616元/吨,环比跌0.3,同比涨13.5;其中东北产区为1499元/吨,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涨10.5。东北产区收购价格企稳并小幅上扬。吉林二等国标玉米每吨收购价格1390-1430元,比前期低点涨10-30元;黑龙江1300-1360元,涨40-60元;辽宁1500-1550元,涨10-20元。但收购进度仍较慢,截至3月20日,吉林等10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411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812万吨,同比减少275万吨。
销区价格明显走弱。3月份,销区平均批发价为1895元/吨,环比跌2.8,同比涨12.6。销区价格走弱,一方面是对前期价格南强北弱的滞后调整,另一方面主要在于春节后南方到货量增加,国储粮拍卖增加了市场供应压力。1月份南方雪灾使畜牧水产业受到严重损失,影响了饲料玉米需求。
四、国际价格继续上涨,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扩大
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美国玉米燃料乙醇消费增长,加上美国预期玉米面积减少,使国际玉米价格继续上涨。3月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和芝加哥期货价分别为每吨233美元和203美元,环比分别涨5.6和5.0,同比分别涨25.6和15.7。国际价格上涨,海运费上升,而国内价格却明显回落,使得国内外玉米价差进一步扩大。以广州黄埔港为例,3月份美国玉米到岸税后价比同期国内到港价每吨高出1000多元。
 
2008年3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