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由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先生主持,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王连铮、中国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立秋,河南省省人大、政协、农业厅和郑州市政府有关领导,部分省农业部门领导以及知名企业负责人等出席开幕式。秋乐种业总经理李继军代表参会企业和河南种业商会发言。   
      


    本次参会的企业达到500多家,观展人数将达8000人。全国种业50强企业均到会参展,以河南、山东、北京、河北参展企业居多,河南种子企业最为抢眼,在数量、规模、质量上备受关注,突出了“树河南良好形象,挑中国种业大梁”的特色。到会参展和交易的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花生、油菜、马铃薯及蔬菜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达700多个,各种优良农产品、新型农业机械、检验设备、种衣剂、农药、加工设备、防伪包装、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新技术新设备达1000多种(项),可签订意向性购销合同、协议及品种转让、新技术交易等有150多项,预计交易额将达30多亿元。除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外,还举行了2010至2011年度种子供求信息和新品种信息发布、种业论坛、及高峰论坛的专场。
    自2003年以来,全国种子双交会已成功举办7届,因其规模大、影响大、作用大,目前已成为种子行业最大的品牌展会,备受各方关注。我国于2000年颁布实施了第一部《种子法》。十年来,种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一是法律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以《种子法》为核心,种子产业已经形成了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种子标签真实性、种子检疫、种子贮备、转基因植物品种安全评价等九大基本制度,为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依法行为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二是市场主体实现多元化。全国现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近8000家,各种类型的股份制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种子市场的主力军。
    三是市场价值快速增加。随着种子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种业市场快速升值,已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00多亿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
    四是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种业5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占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水稻、玉米种子市场份额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种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了农业安全用种。目前,种子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百分之四十,种业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连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