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8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于院本部组织开展“豫见农科新成果、共构农业新未来”主题科技开放日活动。
活动吸引农科路小学、省实验中学近千名师生及广大市民参与,通过多元展示、互动体验与深度讲解,将专业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实践教学平台,不仅为青少年播下“科技兴农”的种子,让农业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更切实丰富了全国科普月的农业领域特色内容,切实提升科普工作实效。
活动现场重点展示我院近五年来在作物育种、生鲜果蔬、智慧农业、中药材、食用菌、花木水产等领域的核心科研成果。科学设置了种业芯片、果蔬飘香、林果花卉、食药同源、精深加工、食品安全、绿色防控、智慧农业8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示全省农业领域102个新品种、65项新技术、30项新产品。各展区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普讲解员,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现场体验+互动交流”的立体化展示方式,全面展现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实践成效。活动同步开展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15000余人次,有效扩大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覆盖面。
在“种业芯片”展区,我院科研人员系统展示了抗病小麦、高产玉米等优质品种,详细讲解了“一粒种子的育种历程”,全面呈现了从基因筛选到田间试验的全流程技术体系,使学生深刻认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成就;“果蔬飘香”展区内,葡萄、梨、西瓜、生菜、西红柿等优质果蔬品种陈列规范,学生在科研人员指导下使用专业检测设备测量果蔬含糖量,切实体验科技创新对农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智慧农业”展区的无人机植保演示成效显著,学生通过模拟操作设备,直观了解智能化农田管理的高效性,深刻领会“科技让农业更智慧”的发展态势,有效激发公众对农业科技的兴趣。
本次科技开放日活动是我院科技成果转化暨科企融合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搭建农业科研与青少年的沟通桥梁,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活动,通过组织青少年实地观摩农业科研成果,切实增进其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与兴趣,有效培养“学农爱农、科技兴农”的创新意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农科路小学带队老师反馈:“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高度专注,积极互动提问,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使科普教育更具实效性和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