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市场日益繁荣的当下,丰富的投资和理财选择为我们创造了财富增长的机会。但与此同时,非法金融活动也如隐藏在暗处的陷阱,威胁着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金融秩序。2025年6月,全国迎来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本次宣传月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旨在帮助大家擦亮双眼,识别非法金融活动,远离诈骗的阴霾。
一、揭开非法金融活动的面纱
(一)定义与范畴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非法金融活动是指未经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擅自从事的金融活动,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非法发放贷款、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违反了金融管理秩序,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常见特征
1.高息诱惑:承诺“保本高收益”,利用“虚拟货币”“养老项目”“区块链”等热门概念,吸引投资者上钩。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宣称投资虚拟货币可获得年化收益率高达30%以上的回报,远远超出正规金融产品的收益水平。
2.虚假宣传:伪造资质、假借政策扶持,甚至雇佣明星代言制造假象。比如,某些非法金融机构声称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展示虚假的“政府批文”,让投资者放松警惕。
3. 熟人拉拢:通过亲友介绍入群,以“稳赚不赔”“内部消息”等话术诱骗参与。一些传销式的非法集资活动,参与者不断拉自己的家人、朋友入伙,形成一个庞大的集资网络 。
二、非法集资“四部曲”与诈骗套路
(一)非法集资“四部曲”
1.画饼:编织“高大上”项目,用“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等概念包装,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让投资者产生“不容错过”“机不可失”的错觉。比如,以“新能源项目”为名,声称投资后将获得数倍的回报。
2. 造势:举办推介会、组织旅游考察、展示虚假“政府批文”,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不法分子会邀请名人站台,在各大媒体发布广告,营造出项目备受关注和认可的假象。
3. 吸金:通过返点分红让参与者尝“甜头”,诱使其投入更多资金。一开始,他们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投资者放松警惕后,诱导其投入大量资金。
4. 跑路:资金链断裂或直接携款潜逃,参与者血本无归。当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不法分子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投资者的钱财也随之化为泡影。
(二)常见诈骗套路
1. “保单变理财”骗局:谎称用保费投资高收益项目,实则卷款跑路。不法分子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身份,劝说投保人将保单转换为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骗取投保人的钱财。
2. “免费养老”陷阱:以免费旅游、低价养老公寓为名,诱导投入养老钱。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养老服务”的幌子,吸引老年人参与投资,承诺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实际上是骗取老年人的养老积蓄。
3. “刷单返利”诈骗:打着“兼职赚钱”旗号,要求垫资刷单后拒返本金。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刷单兼职信息,以高额返利为诱饵,吸引受害者参与。受害者在完成刷单任务后,却无法获得本金和返利。
4. “区块链”骗局:宣称推出“科技币”,号称“低风险、高收益,只涨不跌”。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不了解,编造各种虚假项目,吸引投资者购买所谓的“虚拟货币”。
三、筑牢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防线
(一)基础防护“三看三不”
1. 三看
- 看资质:查看对方是否持有金融牌照,这是金融机构合法开展业务的重要凭证。没有牌照的机构从事金融业务很可能是非法的。
- 看收益:如果某项投资承诺的收益远超正常理财收益水平,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看渠道: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官网、官方APP等渠道进行金融交易。不要轻易相信来自不明来源的链接、二维码等,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2. 三不
- 不轻信陌生人推荐:对于陌生人推荐的投资项目、理财产品,不要轻易相信。尤其是那些主动找上门来,声称有“内部消息”“独家项目”的人,更要提高警惕。
- 不贪图高息承诺: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高收益往往隐藏着高风险。在面对高息诱惑时,要保持冷静,理性分析。
- 不泄露个人信息:保护好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不要随意在不可信的平台或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投资决策“四看三思等一夜”
1. 四看
-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查看企业是否有营业执照,还要确认其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开展业务。
- 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如果有,很可能是非法金融活动的虚假宣传。
- 三看经营模式:了解项目是否有实体支撑,以及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对于那些没有实际业务、只靠拉人头赚钱的项目,要格外小心。
-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关注是否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一些不法分子会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计各种骗局,老年人往往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2. 三思
-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在投资前,要充分了解投资产品的特点、风险和市场行情,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增加对产品的了解。
- 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如果某个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特征明显不符合市场规律,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避免陷入骗局。例如,一些声称投资回报率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项目,很可能存在问题。
-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有抗风险能力: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投资产品,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进行投资。不要因为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3. 等一夜:当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时,不要急于做决定,先冷静思考一晚。在这一夜之间,可以和家人、朋友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非法金融活动不仅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损失,还会扰乱社会金融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增强防范意识,学习防范知识,守住自己的“钱袋子”,护好我们的幸福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