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小麦生产和贸易机构的形式及运作经验
一、美国小麦协会
1.机构性质和职能  在国际小麦市场上,美国小麦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到海外,约占每年小麦国际贸易量的1/3。其在世界小麦贸易中的独特地位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美国小麦品种多,质量优良,是可靠的小麦供应者。这种可靠性使得美国小麦工业能以质优价廉的产品来从容应付国际小麦市场的挑战。 二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和广泛的储运系统,由于可从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和圣劳伦斯港口装船,小麦全年出口畅通无阻。不仅美国的市场供应和港口设施是无可比拟的,而且美国小麦协会在小麦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小麦协会是代表美国小麦行业的出口市场开发组织,小麦生产者通过所在州各自的组织为支持美国小麦协会促进美国小麦出口而努力。为达到发展小麦出口市场之目的,美国小麦协会采用技术传授,咨询服务及鼓励生产小麦制成品,作为其工作内容。美国小麦协会由国家支持其开发市场活动,协会并不参与买卖或加工小麦之工作。
2.市场活动  针对不同国家的情况美国小麦市场开发工作有所不同,可分为4类:
一是贸易服务。即美国小麦协会开展各种为买方服务的活动,其中重要方式之一是信息服务,包括《美国小麦通讯》、年度收获品质报告和讲座、海外办事处每周传真市场报告。举办市场短训班,于客户所在国举办短训班,美国小麦协会同海外客户共同努力解决贸易间的问题。另外,美国小麦协会定期邀请由客户和加工厂组成的代表团访美,以了解美国谷物生产和市场体系。
二是技术支援。即美国小麦协会向小麦使用国提供教育和信息,如加工厂和小麦储运环节,以促进其制粉、储藏及管理食品加工业。美国小麦协会每年还向各国的不同制粉、烘焙、饼干生产厂、意大利面和面条生产厂及谷物储藏业提供海外技术咨询。通过赠送设备、设计咨询和课程计划咨询等方式,协助使用国建立一系列的烘焙学校和其它有关设施。以多种方式举办各种技术短训班。
三是市场分析。为了有效地安排活动和及时抓紧机遇,美国小麦协会收集小麦行业的市场信息,包括制粉和烘焙工业规模和效率信息;影响小麦贸易的政策;可能影响美国小麦进口的标准及品质要求;以及小麦生产和消费预测报告等。
四是促进消费。美国小麦协会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多种信息,包括印发食谱和营养信息,举办烹饪学校,烹饪表演和三明治比赛。这些节目通过品尝小麦食品来增强对其品种、经济性及营养的感受来促进消费小麦类产品。
3.贸易政策推进  虽然美国小麦协会的开发活动主要在海外开展,实际上市场开发工作是从美国国内开始的。只有制定与国内和世界贸易扩展相适应的政策,美国小麦协会的海外市场开发计划才能完全有效地执行。美国小麦协会代表着美国小麦生产者建立国际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美国小麦的国际市场。
 二、加拿大小麦局
 1.经营性质  加拿大小麦局是代表加拿大西部平原农场主收购和销售小麦、大麦的专门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将农民的小麦和大麦销往世界,为农民在本国销售用于加工的小麦及大麦,并为农民创造最高的销售收入。加拿大小麦局具有垄断经营、统购统销、政府后盾的特点,拥有小麦进出口的专营权。1999年之后,小麦局由半官方机构改为非盈利性企业,但仍有较强的政府背景。
  2.运作方式  加拿大小麦局在运作方式上统一组织、管理、协调主产区的小麦和大麦购 销活动。在粮食收购方面,加拿大小麦局每年对要求进入小麦局经营的农民进行一次资格鉴定,实行许可证管理,并签订收购合同。在粮食定价和结算方面,加拿大小麦、大麦的定价,全部由小麦局控制。在粮食销售方面,加拿大小麦局负责统一控制用于出口和国内消费的大麦和小麦的销售。他们的粮食销售政策,主要体现在小麦局对市场的分析和开发:一是综合市场分析,重点监测国际谷物市场影响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离、到岸价)的因素,如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作为进行小麦交易的主要依据,以便及时调整出口和国内市场价格政策;二是专项市场分析,重点监测和分析某类某个客户、世界各地竞争国家和地区的状况,以及调整营销策略,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加拿大小麦局对全球小麦及大麦市场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预测,建立了一整套市场营销体系。其出口垄断权不仅在总体上提高了加拿大小麦和大麦的出口竞争力,而且保证了全体生产者取得更多的收入,而不是为了小麦局本身的利润,因为小麦局在粮食销售之后,扣除自身相关费用,盈余全部返还生产者。
三、澳大利亚小麦局
1.机构性质  澳大利亚小麦局(AWB)成立于1939年。长期以来,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立法规定,澳大利亚小麦局为主要粮食唯一的合法经营单位,统一经营小麦的收购、国内销售和出口,是政府下属的专门经营机构。1989年新的《小麦销售法》颁行后,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虽保留了小麦局对出口小麦的绝对控制,但放宽了国内贸易的限制,小麦生产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自由销售。这时,小麦局是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既是政府法定机构,又是生产者的合作经济组织。1999年澳大利亚政府对小麦局进行了重大改革。小麦局改名为澳大利亚小麦经营有限公司,变成完全由生产者出资的自负盈亏的商业化经济组织,但继续保留独家出口经营权。
2.经营管理  小麦局目前的经营业务领域主要是五大方面:国家出口垄断经营;财务和风险管理;粮食收购与销售;粮食技术服务;延伸产业链和其他投资(包括粮食仓储、面粉和饲料加工、远洋运输租赁业务等)。在粮食出口方面,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一直赋予小麦局出口垄断权,即使小麦局现在是完全的商业性公司也是如此。其目的是确保小麦种植园主获得最大利益,而不是公司自身的利益。在收购价格方面,为执行政府的稳定价格政策,小麦局收购小麦实行多次付款和最后结算的办法。如果小麦局在某一年度的平均出口价格低于稳定价格,应按稳定价格同农业生产者进行最后结算,由此产生的亏损,由“小麦业稳定基金”进行补贴。 
“小麦业稳定基金”是小麦种植者的自助组织,并由政府给予资助。基金的来源首先是小麦种植者的捐款,其次是小麦局的盈利。在多元化经营方面,近年来,小麦局不仅经营粮食,还大量兴办实业,包括在中国、越南、埃及等地兴办面粉加工厂。如在中国深圳兴办的面粉加工合资企业,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他们还开发房地产,全方位地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以规避日益加剧的经营风险。
澳大利亚小麦出口业务刚刚开始的时候,出口小麦只有一个等级,主要以价格参与竞争。1974年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分出硬麦、优质硬麦、饲料麦等5个等级。进入20世纪90年代,针对专门需求,出口小麦分为45个等级,这种分等还在继续。澳大利亚小麦管理局眼睛始终盯着消费者的嘴巴,不怕没有麦子,只怕你没有新吃法。
澳大利亚小麦管理局的管理措施是制定质量和服务标准。与美国不同,澳大利亚的小麦标准没有颁布为法律固定不变。60多年来,这些标准年年修订,以反映市场需求变化,使经营者能够收购合格小麦,分出更细的等级,获取更大的利润,最终返还给生产者。   (作者: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信息研究所 副研究员 薛喜梅  任银玲)
国外小麦生产和贸易机构的形式及运作经验